為持續提升供水服務精細化水平,不斷提高用戶用水滿意度,公司創新舉措,巧用“加減乘除”運算法,進一步拓寬解題思路,答好“優化營商環境”方程式。
妙用“加”法,延伸供水服務
一、開展節水宣傳活動,普及用水知識
組織開展節水宣傳活動,向居民用水戶宣傳日常節水、用水報裝、水費查詢等小知識,并耐心地為居民用水戶解答各類用水問題。同時,認真聽取居民用水戶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增進供用水的和諧關系。
二、關懷獨居老人,建立用水預警平臺
10月份,公司主動上門服務,為獨居老人免費更換智能遠傳水表,目前用水預警平臺已啟用,且正在進行后臺數據調試。通過智能遠傳水表的數據信息,實時傳輸獨居老人用水情況。在預警平臺上,獨居老人的用水數據每隔6小時更新一次,一旦出現用水異常情況,平臺將第一時間預警,與民政部門上門做好守護服務。
全力“減”負,降低用水成本
一、取消紅線外報裝費用,降低居民用水成本
貫徹落實相關政策,嚴格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發布(國辦函〔2020〕129號)文件精神,取消建筑紅線外的用水申請報裝費用,進一步降低用水報裝成本。
二、落實相關政策,減輕企業用水負擔
通過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違約金減免、欠費不停水等惠企政策,有效支撐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度過疫情難關,加快復工復產進度,減輕用戶資金壓力負擔。截至2022年11月,累計有5129個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業用戶已享受“欠費不停供”的惠企優惠政策,緩繳金額272.9萬元,減免欠費違約金約2.56萬元。
同時,根據《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辦公室關于落實污水處理費等行政事業性收費緩繳政策有關事項的通知》(閩建辦財函〔2022〕21號)文件精神,公司于2022年10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對企業、個體工商戶應繳納的污水處理費、生活垃圾處理費,自應繳納之日起緩繳一個季度,緩繳期間不收取違約金。
“乘”勢而上,打造智慧水務
一、提高智能遠傳水表普及率,完善抄表服務
今年以來,公司加快舊表改造進度,逐步為居民用水戶更換智能遠傳水表,截至10月,已更換10600只遠傳水表。遠傳水表的更換實現了數字賦能,以實時數據為基礎,幫用戶及時發現水量異常情況。
二、采用DMA分區計量,杜絕供水盲區
今年以來,公司加大分區計量表的投入,在美林街道、省新鎮、霞美鎮、梅山鎮均規劃了分區計量,累計裝了10臺分區計量表,并計劃在省新鎮、梅山鎮等地投入多臺分區計量表。通過將DMA分區計量接入智慧水務平臺,實時分析數據,進行統一調控,降低供水漏損率,以進一步提升和保障居民用水戶的水質、水壓。
三、加強二次供水設施管理,打通“最后一公里”
為全面提升全市飲用水水質安全,確保群眾喝上優質放心水,保障城市供水“最后一公里”,公司嚴格按照技術標準,對新建小區的二次供水設施進行驗收。
下一步,公司將加強二供管理平臺的建設,并將已通過驗收的住宅小區泵房數據進行調試上線,以進一步保障安全、優質供水。
“除”舊布新,優化辦事流程
一、對標省級標準,壓縮服務時限
公司對照優化營商環境獲得用水專班工作指標,對現有服務流程、申報材料進行梳理及優化,進一步壓縮供水服務時限,目前服務流程已壓縮,公司用水報裝申請所需材料已簡化至2份、辦理壓縮至2個環節、無外線工程用水接入時限不超過1個工作日,有外線工程用水接入時限不超過6個工作日,較省級標準壓縮了3個工作日。(方案設計、工程預算、現場施工不納入時限范疇)
二、新建網上營業廳,實現用戶“零跑腿”
公司提出“互聯網+服務”模式,以優化開戶流程、升級營商和報裝系統為基礎,打造“智慧用水”掌上平臺,目前正在進行后臺數據對接等相關工作。此后,居民用水戶可以依托“智慧用水”掌上平臺,通過南安市城鄉水務發展有限公司、南安市自來水有限公司微信公眾號及小程序、客服熱線,網站等渠道,足不出戶辦理用水報裝業務,并可以查詢到相關業務辦理的進展流程,實現用水報裝“零跑腿”。
下一步,公司將繼續探索新方法、學習新理念,拉高標桿、對標提升,進一步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給居民和企業用水戶增添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